设计可以为商业做什么? 如果你发现“哦,设计原来可以这样”,那就对了!
2006年,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写得《设计中的设计》出了中文版,读者争议的话题之一居然与内容无关:封面是白色的啊,一点都不耐脏。
原研哉自己倒是专门在书里讲了“白”这个问题,他觉得这个颜色的对立面并不是黑色,而是不同程度的灰。在街上的颜色越来越多,数据处理对成百上千颜色的处理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他开始留意白色的运用。“阴暗的对立面是鲜明的白,聚集的光越多,投下的影子也就越深。”他觉得白色是可以触摸的颜色。
如去过原研哉的展览,你大概在各种展品中感知到这种微妙的设计思维——这是一个不爱用颜色的设计师,在他的奇妙之处在于可以用不同层次的白色表现出物体的特性。 不把白色看做颜色,不把展览看做展览,这恐怕是原研哉的最大特点。他并没有可以避开大家都在使用的东西,而是把他又有这一切都看做是“沟通”,反而有利于发现设计的本质,无论是给KENZO设计香水瓶,还是为医院设计标识系统,或者是出任无印良品艺术指导,他都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 所以你在看他设计的蒲公英酒酒品设计的时候,原本普普通通的商品会让你会心一笑,因为原研哉把酒的年份和蒲公英绒毛的根数结合起来,没多一年,变多一根绒毛。而在为日本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设计的海报里,他让一只人偶版的乌鸦担任主角,原本是宣传主题的袜子、围巾、眼镜等等看起来就像剥去了商品的特质,凸出来的是质感而不是催人购买的信息。 “哦,设计原来还可以这样!”原研哉让你感受到的就是这个。
把思考卖给消费者,而不是问他们要什么。 这场展览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展品之一可能是无印良品的标签系统,原研哉以此给无印良品的商品分类,并规划产品的物流、陈设和包装。无论是哪个品类都有规则可循。而消费者都能感受到的是“和谐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