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是现代广告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最便利、最快捷和最经济的传播手段之一,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它具有其他广告媒体无法替代的优点。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使媒体的宣传手段多样化,也给招贴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招贴设计师融会先进科技于招贴创作领域,形成了新的视觉语言,使招贴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9世纪下半叶,招贴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广告媒体中脱颖而出,给设计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着社会的进步,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招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并且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从而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苏州海报招贴设计
一、什么是招贴
“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招引注意,“贴”是张贴,招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招贴的英文名字叫“poster” ,在国内还有一个名字叫“海报”。据传说,我国清朝时期有洋人以海船载洋货于我国沿海码头停泊,并将poster张站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沿海市民称这种oster为海报。依此而发展,以后凡是类似海报目的及其他有传递消息作用的张贴物都被称为“海报”。随着时代的发展,“招贴” 可以不张贴在公共场合,因此,“招贴” 这一名词的外延大大扩充,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有时候某一个主视觉形象,我们叫它“海报”而不称为“招贴”。传播信息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区别在于在何种媒体上进行传播。无论是宣传一种产品还是一个事件, 招贴画必须一下子就抓住过路人的注意。要做到这点并无定法,或是以简洁明快、富于震撼力的设计造成瞬时的印象,或以华美精致的图案引起人的注目。因此,招贴也用于泛指一切可供张贴的,具有一一定图像、文字、色彩的,被印刷或复印出来的大型宣传画或招贴画等
二、广告与招贴
招贴与广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人们往往认为招贴就是广告,‘“招贴广告”也是当今使用率很高的词汇,事实上,人们可以根据主题内容将招贴分为文化招贴(公益招贴、政治招贴、活动招贴等)和商业招贴(商业广告、电影海报等),广告中的某些类别,尤其是早期平面印刷广告便属于商业招贴。而现代广告的概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其范畴早已超越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形式异军突起,就连平面广告也有了细致的分类,如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等。可见,招贴并非都是广告,商业招贴只是广告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也是广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招贴艺术可以说是广告之母。
第二节招贴设计的功能与分类
一、招贴设计的功能
新兴技术和媒体对传统设计形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招贴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并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招贴的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传达信息,树立观念
传达信息是招贴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其他几个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和前提。商业招贴传达的多是商品的功能、特性、质量、用途、价格、使用方法、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理念进行介绍,以求与其他企业或商品有所区别。公益类型的招贴,多是传达某种社会道德理念,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招贴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有效设计艺术,对新产品的上市、社会公共信息的传递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塑造品牌形象与促进消费功能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市场中同类型产品的竞争愈演愈烈。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抢占产品市场份额,促进商品销售,是各个商家一直苦心钻研、 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商品和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有良好的品质、信誉度,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从而不断购买商品,使企业盈利。招贴设计无疑是塑造品牌形象与促进消费的最好选择。通过招贴主题设计需求,把图形、色彩、文字三种元素按照形式美法则进行有效的结合,给予目标消费人群强烈的视觉震撼,引起他们对于招贴主题宣传商品和企业信息的兴趣、好感,从而在消费者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消费形成。是可口可乐公司百年系列招贴设计。经典的广告语传递出可口可乐不仅是一瓶饮料,它还可以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精彩。整体画面在各种视觉元素运用得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却能够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主题信息,并给观者无限的美好联想。
3.社会导向功能
由于传播信息是招贴设计的基本功能,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招贴不只是商品和企业树立品牌形象、促进消费服务的工具,招贴更大的功用在于对人们精神文明的导向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招贴的功用看法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从最初不过是商品推销手段,到如今的一种精神文化“食粮",广告招贴带给我们的改变绝对不只是物质上的。政府政策和正确的道德观念等信息都可以通过公益招贴的形式向大众传播,好的公益招贴在传递信息方面甚至可以起到书本无法比拟的作用
极地视觉是国内知名的苏州品牌设计和vi设计公司,力助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以全球化的服务理念为您的品牌助力,为您提供苏州品牌策划,logo设计,苏州vi设计,品牌全案,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画册设计,广告设计,店面设计的360度整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