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vi形象设计是创造商品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从消费层次来看,人的消费需求大体分为三类层次,第一层次主要解决衣食等基本问题,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第二层次是追求共性,即流行、模仿,满足安全和社会需要。这两个层次的消费主要是大批量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和实用商品,以“物”的满足和低附加值商品为主。第三层次是追求个性,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前两个层次解决的是人有我有的问题,而第三个层次则满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愿望;这种“知”的满足,必然要求对应高附加价值的商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跨入了设计时代;品牌形象设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经济正由“物的经济”向知的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时代意味着附加值的时代。
知识链接:商品的附加价值
商品的附加价值,是指企业得到劳动者协作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它由销售金额中扣除了原料费、劳动力费、设备折旧费以及人工费、利息、税金和利润等组成。
附加价值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时常遇到,同一商品,名牌的价格与非名牌相去甚远,一块“上海”牌手表与瑞士劳力士表(ROLEX)的价格天悬地殊。包装的差别也能够造成价格的悬殊,国产的一些商品到了国外贴上名0 1953 1963 1973 1978
日本服装设计生活方面的调查结果图日本数理研究所发表品牌商标设计或换上包装形象设计便身价倍增等现象,都是附加价值的作用。消费者不仅仅依靠显而易见的商品功能上的优点,还要根据其视觉上的新颖度和社会阶层的标记属性来作出购买决定,而设计师正是将这些“附加价值”注入到商品中去。
事实上,商品的价值有多种。例如一种新设计包装的香水少量上市时,除了使用价值以外,还具有“稀有价值”,此外还有“观念价值”“设计价值”“信息价值”等。因此,高附加价值不仅仅是从机能方面考虑,还必须将功能(Function)、材料(Material)与感性(Sensitivity)三者统一考虑才行。一般来说,F.M.S.值越高,则附加价值越高。
众所周知,日本时装价格不菲。大陆时装即便做工、款式同样精美,价格上也不可望其项背。原因在于日本时装的设计思路上--日本时装决非为大批量生产而设计。它每一种新设计的款式一定只生产极有限的几件,而这一极小批量还不会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也许两件在巴黎的时装店,两件在纽约,又有两件投放在罗马。这是小批量设计创造高附加价值的方法
企业的CI设计也可以创造高附加价值。一旦CI形象成功树立,名牌、名人、名品、名地便保证了高附加价值的实现。著名企业还常常利用其名牌商品,再设计、开发配套的系列产品。这样,新产品容易一举成功,同时也具有高附加价值。设计作为创造附加价值的手段,还能提高信息的价值,将最新信息寓于设计符号之中。
设计往往结合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开发新产品。它还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握市场的文化脉搏与经济信息,针对不同消费层的消费心理和经济状况,开发出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商品。这都是设计创造高附加价值的表现
此外,品牌设计的艺术内涵是创造高附加值永远的保证例如,闹钟的功能是计时,当然它必须考虑人体工程如听觉效果等,但闹钟的形式美及其象征信息却是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的,从而闹钟的设计可以不断地推陈出新艺术的想象和直觉最后落在商品的附加价值上,优秀的设计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反之,拙劣的设计则有损于附加价值。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交换使得很多高科技成果很快为全人类共有,因此创造高附加价值的商品竞争主要依靠设计竞争。设计在附加价值问题上突出地表现出其价值手段的功能。
苏州品牌设计的价值意义还表现在设计的价值工程上。价值工程寻求的是功能与成本之间最佳的对应配比,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设计对象的价值,正是价值工程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可以说价值工程是一种设计方法。
设计的价值工程寻找出最佳资源配置,如俗话所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例如高级宾馆的设计,它的大堂国际会议厅、总经理办公室等,一定是用最上等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而一般职员的工作室、内部图书室等建筑师则会考虑相应次级的选料。
产品设计中,生产工艺、工程、服务也追求一种综合配置,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也是力求最佳配比。如果一台电视机的显像管寿命是15年,那么它的其他元件的寿命也应与之相对应,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日本的产品设计在“废弃律”方面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便是通过以设计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设计师必须具有对于经济性的敏感。在任何设计中,设计师都应树立提高功能成本比的思想。凡为获取功能而发生费用的事物,均可作为价值分析的对象。设计的价值分析保证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1设计作为一种措施还可以解决成本上的难题,从而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