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视觉,苏州logo设计,苏州品牌设计

 

品牌咨询/微信:136 5622 6579

资讯中心:

行业新闻

经验分享

常见问题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资料中心 >> 行业新闻

 

平面设计:行业组织谁主沉浮?

添加时间:2013-01-21     来源:苏州极地设计    浏览人数:2375

中国平面设计界的展览和评选之多,使它成为中国当代设计史上的一个“竞赛年”。中国广告协会、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等官方或准官方的行业组织,都纷纷主办了平面设计领域内的顶级赛事。其中,2007年9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广告节“第二届中国元素创意大赛”和2007年12月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行的深圳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中的“平面设计在中国07展”系列展览最为惹人注目。但是,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这两个同为行业顶尖水平的国家级平面设计展览,无论从评委构成还是获奖名单上,几乎是毫无关联的两班人马,以致很容易给圈外人士造成这样的印象:这似乎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圈子的活动。

坦率地说,我个人倾向于认同深圳是目前中国内地平面设计整体水平最高的地区,其聚集的一流设计师之多、国际交流与业界活动之频繁,都远远超过了广州、上海、南京甚至首都北京,当然也在杭州和宁波等城市之上。在中国尚缺乏全国性平面设计协会的时候,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筚路蓝缕,成为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性平面设计行业组织;而其品牌“平面设计在中国展”在1992年、1996年、2005年、2007年共举办了四届(2003年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恢复后的首展并没有采用“平面设计在中国”这个名称),10余年的浮沉与经验教训也使它在行业内具有了一种“国展”的影响力。然而,自2003年始,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办的展览,都没有能够像前两次展览那样真正成为中国平面设计的一面旗帜,而“07展”整体水平虽然不俗,但相比“05展”,仍然没能形成质的飞跃。

其中暴露出来的最关键的问题,恐怕要属由于协会组织者缺乏专业的管理与执行力,使得参赛者群体的开放性和展览评选机制的公平性缺乏制度保证。就入展者而言,“平面设计在中国展”已经开始逐渐暴露出一种“同人展览”或者“小范围认同”的倾向,这些参赛者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平面设计的整体面貌是值得怀疑的。且不说一些网友提出来的“为何获奖者的主体都是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会员”之质疑,仅从大赛公布的获奖者名单来观察,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与“05展”大同小异的小圈子,除了此前已经在书籍设计领域名声在外的小马哥(马慧敏)和橙子(郭成城)两位以形式实验为主要创作方式的青年书籍设计师之外,也几乎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出现。对此,我们固然可以认为是中国的平面设计界两年以来没有质的进步,但同样可以认为这是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小众化”、“同人化” 和审美标准同质化的后果。所以,无论是“05展”还是“07展”,面对其获奖和参展作品,都有一种“大同小异”和缺乏震撼的感觉。

但相对于这点,更值得质疑的是此次“平面设计在中国07展”的评选机制。这并非质疑以香港设计师李永铨为首的国际评委团队在评选过程中的公正性,恰恰相反,对任何一位工作人员(包括评委)的工作我们都应该保持充分的敬意。但恰恰由于平面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员缺乏大型艺术展览的策划和组织经验,由此造成的规则和制度性失范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例如,我曾在《2005:平面设计在中国?》一文中提出的关于“平面设计在中国05展”没有遵循“主办者回避”的公平原则的批评,在“07展”中却几乎得到了原样复制:身为主办者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领导,个人作品竟获得“全场金奖”。这种现象俨然已经成为“平面设计在中国”这个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品牌性展览的一大“特色”。

   
从保证展览的艺术水平来说,我当然也希望在展览现场看到中国顶级平面设计师的新作,但从一次国家级平面设计大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来看,这些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主要领导层,无论如何应该在评奖的时候采取“回避原则”——主动不参加评奖。试想,如果这些领导者的作品参加自己主办的竞赛评选,怎可能“名落孙山”?主席的作品假如没有获得一个较高的奖项,又如何在讲求“作品水准”的平面设计领域开展领导工作?如一位留言的网友所言,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游戏规则的独家制定者和执行者都不能成为游戏的参加者,这个道理就如同裁判不能上场参加比赛一样简单。在我看来,以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益(展览作品的整体水准),无论如何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选择。比较之下,杭州国际海报双年展就显得“程序公正”一些。因此,我对于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一个建议是,为协会主要领导层设立“特邀作品展区”,即参加展览,但不参加评选。也许这样会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当然,我对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批评,绝不是对其功绩的否定。相反,我认为深圳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其他协会主办的各种展览上同样存在,甚至有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问题。无需回避,这些问题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草创阶段,几乎是无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以“大声展”为例,展览中洋溢着的青春热情与活力,“超越平面/视觉”的新媒体表现手段,以及与音乐、诗歌、电影等先锋文化圈的平等对话,既得益于以欧宁为首的策展团队高超的组织策划能力,更体现出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师对专业的执著与潜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声展”作品趣味的趋同化或“自我殖民”,乃至整个国内先锋文化圈对于文化和艺术理解的平面和肤浅,同样也是值得人们在欢呼之余进行冷静反思的。在“中国元素展”中,大量参赛作品对于“土洋结合”的理解所形成的符号化和程式化,无论在商业实践中对本土消费者有多大的吸引力,从文化和学术层面来说,都更多地属于一种浅层的“嫁接”。当然比较而言,“中国元素”展的规模、体制和气魄等又是“07展”所不能及的,只是颁奖仪式上“花轿表演”等环节似乎过于牵强和刻意,难免令人感到一丝矫情。

   
无论如何,在一个缺乏行业组织的时代,我们都应该对这些主办者——各级协会表示真诚的敬意,更希望他们今后通过设置必要的行业门槛,对内进行优胜劣汰与行业自律,对外在塑造行业公信力与社会认同两方面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建议相关部门考虑设立“中国广告协会平面设计专业委员会”,或者“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理论与批评专业委员会”,进而呼吁中国设计行业组织能够得到更多政府行为的支持。这一切与因未能入会而质疑其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声音显然是不同的。

 

上一篇:封面设计小技巧:小即是多
下一篇:废旧月饼盒“变身”低碳用品

行业新闻

+ 融合插画与海报设计的创意灵感
+ 包装设计之美:探索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 包装设计的关键:构建产品与消费者的情感桥梁
+ 标志设计有哪些原则与技巧,百款国际知名logo案例赏析
  More>>

 

经验分享

+ 发掘创造力:探索独特海报设计的艺术
+ 创意海报设计的建议和指导
+ 特殊创意包装设计:生活中的元素在包装中的运用
+ 蝴蝶翩翩的酒店品牌设计
  More >>
 

常见问题

+ 上海创意型产品包装设计:独特之美
+ 关于品牌画册设计中的要素与原则
+ 构建品牌形象:VIS设计的重要性与实施
+ 苏州标志设计:传达身份与价值的重要工具
  More >>

版权所有 © 苏州极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热线:0512-89169975 136-5622-6579(微信同号)
地 址: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59号蠡和大厦7楼 百度地图 苏ICP备11024447号 服务主区域 :昆山 太仓 张家港 常熟 吴江 南通 南京 上海
苏州vi设计公司-极地视觉提供企业形象包装设计,集团VI设计,LOGO设计,宣传画册设计,品牌设计,创意广告,vi系统,SI,品牌咨询,品牌策划,品牌全案策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