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的发状况和发展战略时指出,英国经英国前首相撒放切尔夫人在分析英国经济壮由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1982年,首相府直括接举办了工业设计人员参加的“产品设计和市场成成功”研讨班。撤切尔夫人曾多次邀请全国企业界和工业设计界的代表人物座座谈,探讨英国经济复兴和I工业设计现代化的战略。她断言:“设计是英国工业前途的根本。如果忘记优秀设计的重要性,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永远占领不了市场。然而,只有在最高管理部门具有了这种信念之后,设计才能起到到它的作用。英国政府必须全力支持工业设计。”甚至强调:“工业设计对于 英国来说, 在一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首相的工作更为重要。”
英国的经济战略是相当明确的,它的设计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迅猛地发展,为英国工业注入了大量活力。英国设计以其高度的逻辑性,对消费者愿望的理解和销售系统之间的结合为英国赢得了市场。也是在这一 时期,英国设计界涌现了许多百万富翁,如康兰(Terrance Conran)、彼得 斯(Michael Peters)、费奇(Rodney Fitch) 以及五星设计联盟(Pentagram)等。不少优秀的设计家同时又是企业家。康兰1956年创立康兰设计小组 (Conran Design Group)后来又指导零售联号,并成立了"产地”(HABITAT)联号店以推广其设计业务。到80年代,康兰已控制了英国城市主要街区的最佳地段。
在英国,设计业赢得了”让总裁听话”的地位;它不仅推动了工业,并且拯救了英国商业,设计使政府和企业尽快地获得赢利(包括巨额的不断增长的设计咨询费)。80年代,英国仅在陈列环境设计和零售店方面就获得了大批设计业务,为商家和设计集团自身带来了大量利润。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百废待兴,日本政府从50年代引入现代工业设计,将设计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了日本经济70年代的腾飞,使日本-跃而成为与美国和欧盟比肩的经济大国。国际经济界 的分析认为: "日本经济=设计力”。
设计作为经济与观念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 己的有力手段。80 年代以来,设计已为许多国家政府所关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适应世界经济新的动力带来的国际竞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加大了对设计的投入,将设计放在国民经济战略的显要位置。
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的经济起飞,正是依靠对设计的巨大投入以及对日本经验的借鉴。80年代始,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或研究中心,全面推行和实施现代工业设计,并且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高科技开发型。香港地区在70年代设立香港综合性工艺学院,投下巨资培养专门的设计人才,并成立香港设计革新公司,为企业界改进设计。台湾当局大力从日本引入现代工业设计,台湾当时的“行政院院长”曾亲自听取日本工业设计专家的演讲。
当局还投入1.2亿美元作为资助和奖励的专款,鼓励现代工业设计上取得重大业绩的设计师与企业。新加坡政府开办了设计培训中心和设计展览中心,大力资助设计的推广开发。韩国设计的发展也极迅速,为韩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竞争地位。国际经济专家总结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时,将设计归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80年代以来,上述四地已产生了许多设计巨头。由设计顾问公司发展成大型的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截至1990年已有四百多家;公司从业人员不仅包括产品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还包括市场分析专家、产品经理以及公共关系专家。设计在经济运行中起着深刻的整合作用。
90年代的市场竞争明显取决于设计竞争,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纷纷都把设计作为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国际集团公司都提出“设计治厂”的口号,将设计视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根本战略和有效途径。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又极大 地方便了设计比重的提高。90 年代以来的市场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又取决于设计的竞争。当代企业是现代社会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实体。以生产及营销适合于社会需要的高效益优质名牌为中心,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员工素质、经营战略、企业形象、售后服务、潜在市场开发领先的集约经营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 发展格局。而设计不仅物化了一个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 ,而且具体地规范了企业文化的运行模式,将企业职工与市场和社会内在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个公司只有设计取得领先才能够赢得市场能力,市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设计与消我的结合点。企业只有在了解消费者和市场动向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制定广告政策、销售政策,决定市场需求。正如撒切尔夫 人所说的: "优秀的设计是企业成功.标... 它就是保障,它就是价值。”日本企业更直接地提出“设计治 厂”的新企业发展战略,日本政府也制定了”设 计立国”的新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创造市场,引导消费”,"更新及销售生活模式”等发展目标。欧美的跨国公司也从设计入手调整其产品结构、营销方式以及组织机构。据美国1990年的统计,如果在工业设计上投入1美元,则其产出就会增加2500美元,可见设计的经济回报率之高。又据日本的日立公司统计,他们每年工业设计创 造的产值占全公司总产值的51% ,而技术改造所新增加的产值只占总产值的12%。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的产品售出价历来高出同类产品市场价格的25%,却保持了极大的市场份额及客户忠诚度,其原因在于公司向用户提供了以设计更新和开发为中心的高文化服务。IBM公司不仅通过IBM产品使用方式的设计更新和开发带动了使用性能的设计更新,而且以此带动了整个公司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由于公司在设计服务上的极大投入,IBM获得了不断超越同行竞争者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由于设计直接促进了当前及计划中各种计算机的销售,反而减少了不断更新和开发计算机设备和技术的研究经费。就这样,IBM通过高品位的设计服务开发带动高科技的潜在市场开发,创造出可观的和超额的综合经济效益。
作为产品附加值的设计
设计是创造商品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从消费层次来看,人的消费需求大体分为三类层次,第一层次主要解决衣食等基本问题,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第二层次是追求共性,即流行、模仿,满足安全和社会需要。这两个层次的消费主要是大批量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和实用商品, 以“ 物”的满足和低附加值商品为主。第三层次是追求个性,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前两个层次解决的是人有我有的问题,而第三个层次则满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愿望;这种“知”的满足必然要求对应高附加价值的商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跨入了设计时代;设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经济正由“物的经济”向“知的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时代意味着附加值的时代。事实上,商品的价值有多种。例如一种新设计包装的香水少量上市时,除了使用价值以外,还具有“稀有价值”,此外还有“观念价值””设计价值””信息价值”等。因此,高附加价值不仅仅是从机能方面考虑,还必须将功能(Function)、材料(Material)与感性(enstivit)三者统一考虑才行。-般来说,F.M.S值越高,则附加价值越高。
▲ | 上一篇:苏州茶叶品牌行业|茶叶元素在整体VI设计中的运用 |
▼ | 下一篇:IP形象设计中IP的形象在于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对于推广作用 |